脉冲式热压机,FPC/FFC高速线焊接机,哈巴焊机,墨盒芯片再生/光通讯器件焊锡机,广东亚兰装备技术有限公司
-
设备与环境检查
-
确认设备接地良好:焊接机属于精密电子设备,必须连接专用接地线路(接地电阻≤4Ω),避免静电或漏电损坏芯片、设备,甚至引发触电风险。
-
环境要求:工作区域需干燥(湿度 40%-60%)、无尘(建议配备无尘工作台),远离水源、腐蚀性气体(如打印机墨水挥发物);温度控制在 20-25℃,避免因环境温差过大导致芯片或焊锡热胀冷缩异常。
-
耗材适配性:焊锡膏 / 焊锡丝需与芯片引脚材质匹配(如铜引脚用含锡量 63% 的有铅焊锡,镀金引脚用无铅焊锡);助焊剂选择低腐蚀性型号(如松香基),避免残留腐蚀芯片。
-
芯片与基片预处理
-
芯片筛选:回收芯片需检查基底是否有裂纹、引脚是否变形(用放大镜观察),剔除外观损坏的芯片;新芯片需确认型号与打印机匹配(避免焊后无法识别)。
-
清洁处理:用 95% 酒精浸泡的无尘布轻擦芯片引脚和基片焊盘,去除氧化层、油污;若引脚氧化严重,可蘸少量助焊剂擦拭(勿直接涂抹在芯片电路区域),焊接后需用酒精清理残留助焊剂。
-
参数设置规范
-
温度控制:根据焊锡类型设定温度(有铅焊锡 180-200℃,无铅焊锡 230-250℃),首次操作前用废芯片测试,确认焊锡熔化充分且芯片无过热变色(如基底发黄)。
-
压力与时间:压力设置以 “芯片无变形、焊锡能充分接触” 为原则(通常 0.3-0.5MPa),加热时间控制在 2-3 秒(过长易导致引脚氧化或焊锡漫流),保压时间比加热时间长 0.5-1 秒(确保焊锡凝固)。
-
禁止参数骤变:调整温度、压力时需逐步微调(每次 ±5℃或 ±0.1MPa),避免瞬间参数波动导致芯片受热 / 受力不均。
-
定位与夹持安全
-
精准对位:通过设备 CCD 视觉系统校准芯片与焊盘位置,确保引脚与焊盘中心对齐(偏差≤0.1mm),对位错误时禁止强行焊接(易导致引脚短路或断裂)。
-
夹持力度:用真空吸头拾取芯片时,吸力需匹配芯片重量(小芯片 5-6kPa,大芯片 7-8kPa),避免吸力过大压裂基底或过小导致移位;机械夹持时需垫硅胶垫,防止夹伤芯片边缘。
-
防静电器械使用
-
操作人员需佩戴防静电手环(接地电阻 1-100MΩ),穿防静电服,避免人体静电击穿芯片内部电路(尤其 CMOS 芯片,静电敏感度≤250V)。
-
芯片放置在防静电托盘内,禁止直接接触金属台面;取用芯片时捏基底边缘,勿触碰引脚或电路区域。
-
焊接质量检测
-
外观检查:用放大镜观察引脚是否有虚焊(引脚与焊盘间隙)、连锡(相邻引脚导通)、变形(弯曲角度>15°),发现问题及时用吸锡带清理后重新焊接。
-
导通性测试:用万用表蜂鸣档检测引脚与焊盘的导通性(需断电操作),确保无断路;对关键引脚(如电源脚、数据脚)需重复测试 2-3 次。
-
设备与耗材维护
-
清洁设备:每次操作后用无尘布蘸酒精擦拭焊接头、吸头、定位台,去除残留焊锡和助焊剂(防止固化后影响下次定位);每周用专用清洁剂清洗 CCD 镜头,避免油污影响视觉识别。
-
耗材更换:焊锡膏开封后需冷藏保存(5-10℃),使用前回温至室温(避免水汽凝结);吸头磨损(出现划痕或变形)时及时更换,防止拾取芯片时打滑。
-
安全收尾
-
关闭设备时按 “正常关机” 流程操作(先降温至室温,再切断电源),避免强制断电导致温控模块损坏。
-
废弃芯片、焊锡渣需分类收集(属于电子废弃物),不可随意丢弃;助焊剂等化学品需密封存放,远离火源。
-
若焊接时芯片突然冒烟或基底变色,立即按下急停按钮,待设备冷却后取出芯片,检查是否因温度过高烧毁,同时排查温控系统是否故障(如传感器失灵)。
-
遇设备报警(如气压不足、温度异常),先停止操作,根据报警代码查阅设备手册,排除故障后再重启,禁止强行忽略报警运行。
脉冲式热压机,FPC/FFC高速线焊接机,哈巴焊机,墨盒芯片再生/光通讯器件焊锡机,广东亚兰装备技术有限公司